為切實發揮知識產權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日前,河北省工信廳發布《河北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利護航”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擁有的發明專利達到7000件左右;到2025年底,力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擁有的發明專利達到10000件左右,1000個(項)產品或技術填補國內空白、500個主導產品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唯一。按照《行動計劃》要求,堅持創新驅動、企業主體、惠企利企的原則,河北省將開展四方面重點工作。
提高專利意識。引導企業加強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合作,采取集中培訓、對標交流等形式提升企業決策層專利意識;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專利創造申請、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培訓,培養一批企業專利管理人才;幫助企業分析專利工作現狀,以市場分析和專利信息分析為基礎制定專利戰略,開展專利咨詢診斷活動,提供專利解決方案,搶占技術競爭制高點;借助“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等活動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專利普及活動,提升企業專利意識。
推動專利創造。支持企業普遍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專利創造體系;幫助企業在產品研發立項、實施經營活動前開展專利信息檢索,發現技術研發空白點和潛在市場熱點,提高創新效率和成功率;鼓勵支持企業與擁有專利的高校院所和大型國有企業開展對接合作,挖掘“沉睡專利”,降低創新成本,盡快形成一批訂單式高價值發明專利;引導企業針對在研技術項目進行專利風險評估,優化技術路線;加強專利挖掘,從已完成的新技術新工藝等產品研發、技術改造活動中篩選具有專利意義的技術創新點,形成可申請專利及相關儲備;鼓勵企業加強專利再創造,加快核心產品和技術的迭代升級,推動核心專利的高價值化和再升級。
實施專利布局。鼓勵支持企業根據技術特點、市場競爭、自身條件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專利布局模式和布局方案,構建嚴密高效的專利保護網;加強專利技術布局,針對核心技術將相關工藝技術和解決方案申請專利,形成搶占先發優勢的高價值專利組合,運用大數據加強專利信息綜合利用和統計分析,在重點領域開展技術路線設計和專利布局,形成領先競爭優勢;推進專利標準布局,將已有專利技術轉化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在標準制定中布局專利,掌握細分市場話語權;探索專利組合布局,聚焦重點產業集群,形成一批產業化導向的關鍵共性技術專利組合,獲得產業競爭新優勢;實施專利海外布局,鼓勵出口型企業對接專業機構,通過申請PCT國際專利,為保護核心產品和開拓海外市場提供專業支撐。
開展專利運營。鼓勵引導企業建立健全專利管理體系,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選擇符合企業實際的專利運營方式,提高專利運營效率;圍繞專利法律價值、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等進行專業評估,為專利運營提供公允價值參考;引導初創期創新型中小企業普遍申請專利,借助專業力量加快專利申請周期,及時開展專利布局;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面開展專利組合、專利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以及質押融資、股權投資等活動;推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開展專利組合、轉讓、許可等基礎上,加強對外技術合作和人才團隊引進中的專利價值和專利風險綜合評估,開展專利侵權預警,排查和規避專利風險。
《行動計劃》將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和實際需求,堅持分級推動,分類施策,省市縣協調聯動,同步組織展開,多層次全方位滿足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專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