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各級社保經辦機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服務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依法經辦、精準管理、優化服務,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高風險防范能力,著力提升基金管理和經辦服務水平,推動窗口作風建設,各項工作穩步進展。
一、 養老保險
2018年,繼續推進登記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險登記流程,加快推進基礎信息庫建設;積極落實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一)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年末全市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61萬戶,比上年增加6.4萬戶,增長11.7%。參保人員1685.8萬人,比上年增加81.3萬人,增長5.1%,其中 離退休人員293.6萬人,比上年增加10.5萬人,增長 3.7%。
全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619.5億元,比上年增加396.6億元,增幅17.8%;基金支出1716.2億元,比上年增加321.8億元,增幅23.1%;基金當年結余903.3億元。
2018年,本市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比上年增長5.5%。
積極落實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政策,全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跨省轉入本市3.4萬人,從本市轉出8.1萬人。與天津、河北緊密合作,促進三地間社會保險轉移銜接平穩,京津冀三地間的轉移接續業務量占到全部業務總量的20%。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障
年末全市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障209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參保21.4萬人,農民參保187.6萬人。
2018年,本市繼續落實城鄉居民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基礎養老金從每人每月610元提高至人均每月710元;福利養老金從每人每月525元提高至人均每月625元。年末88.9萬人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為38.2萬人)。
全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基金收入86.8億元,基金支出77.7億元,基金當年結余9.1億元。
二、 醫療保險
2018年全面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進一步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進一步擴大報銷品種,進一步完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深化醫保付費方式改革,提高基金使用率,穩步推進異地結算,加強對醫療行為的監管,保障基金安全。
年末全市社保卡累計發卡人數2218.7萬人。
(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年末全市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55.8萬戶,比上年增加5.6萬戶,增長11.1%。參保人員1628.9萬人,比上年增加59.7萬人,增長3.8%,其中退休人員296.9萬人,比上年增加10.7萬人,增長3.7%。
全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209億元,比上年增加 168.9億元,增長16.2%;基金支出974.7億元,比上年增加76.7億元,增長8.5%;基金當年結余234.3億元。
全年全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結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用13743萬人次,同比增長7.5%。
全市共有定點醫療機構2836家,其中三級定點醫療機構109家,二級定點醫療機構122家,一級定點醫療機構491家,一級以下定點醫療機構2114家。在定點醫療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151家(含中心和站),占定點醫療機構總數的75.8%。
全年跨統籌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跨省轉入本市2.5萬人,從本市轉出5.4萬人。
(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年末全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員390.8萬人,其中:學生兒童221.8萬人,無保障老年人110.5萬人,無業居民58.5 萬人。
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80.5億元,基金支出79.2億元,基金當年結余1.3億元。
全年全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結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用2637萬人次,同比增長8.9%。
三、失業保險
2018年,本市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基金保障生活、促進就業、預防失業的作用,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鼓勵職工提升職業技能,不斷提高失業待遇水平。
年末全市參加失業保險單位59.6萬戶,比上年增加6.4萬戶,增長12 %。參保人員1240.7萬人,比上年增加70.5萬人,增長6%。全年享受失業保險待遇49萬人次。
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04.7億元,比上年增加22.5億元,增幅27.4%;基金支出72.2億元,比上年增加6.3億元,增長9.6%。基金當年結余32.5億元。
自2018年9月1日起,我市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每檔增加244元。調整后失業保險金平均發放標準為每人每月1590元,上調18.1%。
四、工傷保險
2018年,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完善部門協同機制,建立適應工傷認定調查、勞動能力鑒定、經辦服務一體化建設要求的工傷保險管理服務體制。
2018年,年末全市參加工傷保險單位61.2萬戶,比上年增加6.6萬戶,增長11.9%。參保人員為1187萬人,比上年增加69.1萬人,增長6.2%。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26.7萬人次。
全年工傷保險基金收入40.2億元,比上年增加2.3億元,增長6.1%;基金支出36.5億元,比上年增加 3.5億元,增長10.5%;基金當年結余3.7億元。
2018年,本市繼續調整1-4級工傷人員的傷殘津貼、護理費以及因工死亡人員供養親屬撫恤金。年末傷殘津貼人均4748元/月,供養親屬撫恤金人均2283元/月,工傷人員護理費平均水平為3065元/月。
五、生育保險
2018年,本市繼續完善生育保險政策,參保率和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年末全市參加生育保險單位59.4萬戶,比上年增加6.5萬戶,增長12.1%。參保人員為1104萬人,比上年增加68.8萬人,增長6.6%。
全年生育保險基金收入76.1億元,基金支出82.6億元,基金當年缺口6.5億元,基金缺口由生育保險滾存結余彌補。
全年享受生育保險待遇達61.4萬人次,人均生育保險費用全年支出3.9萬元。
六、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為落實《關于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6號),經市政府同意,自2016年5月起,本市已經連續三年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由原來的28%調整為27%,(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由原來的20%調整為19%,個人繳費比例不作調整仍為8%);將本市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由原來的1.2%調整為1%,(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由原來的1%調整為0.8%,個人繳費比例不作調整仍為0.2%);實施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2018年度每月為企業減負超過7.87億元。
七、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
2018年,本市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基金運行平穩。全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216.8億元,基金支出3039.1億元,基金當年結余1177.7億元。為確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根據本市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投資管理合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結余中2000億元將用于投資運營,截至2018年年底已劃轉1500億元。積極落實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經人社部和財政部核定,2018年我市養老保險基金上解資金額197億元,中央下撥資金6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