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貫徹落實《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國發〔2017〕44號)精神,根據《科技部關于開展第三屆中國創新挑戰賽的通知》(國科發火〔2018〕59號)的有關部署,201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會同北京市科委共同承辦第三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挑戰賽以解決技術需求為目標,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解決方案,通過“挑戰”、“比拼”等方式,擇優確定技術需求解決方案。
經公開征集,第一批遴選了230項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現面向全國公告,尋求挑戰者。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需求清單
序號 | 需求名稱 |
1 | 水環境智慧運營技術 |
2 | 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能夠承受較大壓力的管道封堵設備 |
3 | 配置缺氣保用輪胎 |
4 | 歐翼門的系統開發 |
5 | 通過手機APP、智能設備為車主提供完美的出行和生活服務 |
6 | 符合AUTOSAR規范的混合動力整車控制器(HCU)軟件開發 |
7 | 低氣味、低VOC排放的真皮和SMC材料技術 |
8 | 防雷座椅專項研究 |
9 | 動力底盤域控制器平臺研發 |
10 | 一種快速對對標車測量掃描的工作模式 |
11 | 開發一套能實現交付物線上管理的IT系統, |
12 | 輕量化泡沫鋁汽車零部件設計開發 |
13 | 對建筑工程施工中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進行研究 |
14 | 垃圾滲濾液原液DTRO濃縮液的處理技術需求 |
15 | 新能源環衛車輛智能網聯 |
16 | BS架構平臺的技術- |
17 | 機械式浮球液位測量裝置 |
18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高加水位自動控制邏輯優化 |
19 | 研究制作一種能夠快速加熱融化皮帶上黏附的凍煤加熱裝置 |
20 | 適用于不同類型機組或表面式間接空冷機組的乏汽綜合高效利用技術 |
21 | 火力發電廠乏汽高效利用技術 |
22 | 結合智慧電廠建設發展情況和電力行業領先實踐的成功經驗,利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技術,建設一套先進、科學的生產指標對標體系 |
23 | 制作一種縮短水分結果報出時間減少樣品傳送量和水分損失的設備 |
24 | 防止循環流化床鍋爐回料器振動、燒紅技術 |
25 | 循環流化床鍋爐中心筒防變形、掉落改型技術 |
26 | 減小鍋爐床溫偏差技術 |
27 | 煤泥干化技術 |
28 | 發電廠運檢一體平臺研發 |
29 | 防磨涂料研發 |
30 | 耐高溫電動錐形閥研發 |
31 | 固廢處理技術 |
32 | 開發能夠不需要膜深度處理且能達標排放的全量化處理工藝 |
33 | 廢舊鋰電池處置技術集成 |
34 | 開發出一種用于燃煤過程中具有脫硫脫硝作用的燃煤助劑 |
35 | 小微尺度的大氣環境立體監測與評估技術 |
36 | 適用于分析大氣污染監測數據的包含數理統計分析工具和可視化方案的數據分析編程語言及模型構建 |
37 | 適合縣(區)一級行政區域的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的城市排放清單編制技術 |
38 | VOCs檢測治理技術的研發 |
39 | 基于AI技術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信用評估模型建設 |
40 | 開發生產圓管帶式輸送機 |
41 | 開發滿足市場需求、有較高附加值的專用粉新產品 |
42 | 綜合管廊里保溫管道防火技術 |
43 | 供熱生產系統的控制網絡及信息安全需求 |
44 | 能夠降低一次回水溫度,實現高效供熱的產品 |
45 | 精準客流檢測 |
46 | 通信狀態監控系統 |
47 | 直流電流電壓電能采集 |
48 | 裝飾面板無損檢測 |
49 | 鋼瓶灌裝完成后,使用設備對鋼瓶進行自動檢漏 |
50 | 西郊灌瓶廠生產線改造 |
51 | AGV停車機器人的研發 |
52 | 公交車立體車庫 |
53 | 新一代夾持輪胎式汽車搬運器的研發 |
54 | 邊溝修整機 |
55 | 面向場館的智能化視頻管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
56 | 金屬磁粉芯 |
57 | 軟磁材料領域延伸到無線充電領域產業化 |
58 | 三元材料前驅體制備方面的技術需求 |
59 | 開發巧克力糖果產品定制化方案 |
60 | 基于人工智能/語義分析等技術,實現初步的簡歷篩選 |
61 | 工業網絡安全和光熱發電追日系統 |
62 | 藍牙鑰匙 |
63 | 人臉識別及疲勞監測 |
64 | 基于5G通訊的智能車機 |
65 | 利用以太網絡實現車內各個模塊的網絡信息通信,以太網網絡架構。 |
66 | 通過電容屏實現開關觸摸電子化 |
67 | 通過車載夜視攝像頭實現障礙物識別并提醒駕駛員 |
68 | 移動家庭(由燒烤模式+野釣模式+野營模式) |
69 | 通過車載娛樂系統,實現車外影視系統,為客戶提供戶外休閑娛樂及下鄉宣傳傳播 |
70 | 汽車熱泵空調系統 |
71 | 無線充電、快充、遠距離 |
72 | 物體識別邊緣計算裝置與算法 |
73 | 高速自動匹配器研發 |
74 | L2 級自動駕駛控制算法開發 |
75 | 全自動泊車系統 |
76 | 整車電氣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測試平臺研發 |
77 | 實現的是人機協同共駕的智能控制系統研發 |
78 | 建筑群綜合全程智能化管理系統研發 |
79 | 車底盤電控及線控產品研發 |
80 | 重型商用車高速公路隊列行駛核心算法 |
81 | 智能城市相關項目的風險投資研究 |
82 | 短波接收機、OFDM調制的關鍵技術 |
83 | 米波段,分米波段大功率寬帶分配合成技術 |
84 | 機器人的語義理解人機交互技術 |
85 | 采用北斗導航系統的導航系統研發 |
86 | 大功率脈沖直流電源研制 |
87 | 基于數據安全策略下的供應商協同系統 |
88 | 富硒農產品研發 |
89 | 云簽名認證服務的技術開發 |
90 | 智能立體車庫信息管理系統 |
91 | 服務機器人機械手臂研發 |
92 | 汽車車身輕量化開發管控體系研發 |
93 | 懸架運動吸收車輛運動能量的轉化利用研究 |
94 | 手動擋車的電子離合器踏板研制 |
95 | 太陽能全景天窗的研制 |
96 | 車門存放雨傘的位置設計 |
97 | 電動車所用的一檔/二檔減速器總成研發 |
98 | 發動機NVH性能提升解決方案 |
99 | 自然吸氣發動機升級為增壓發動機的技術開發 |
100 | 汽車大型覆蓋件沖壓工廠的VR(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方案 |
101 | 高壓 P2電機開發 |
102 | 車用差厚板生產工藝研發 |
103 | 碰撞時可以自動彈起的發動機蓋鉸鏈 |
104 | 高性能免噴涂聚丙烯(PP)復合材料的制備研發 |
105 | 玻璃密封條的夾持部分材料研究與篩選 |
106 | 智能車門開閉系統研發 |
107 | GD&T三維數字化設計及應用的建模研究和標準設置 |
108 | 運用電泳仿真軟件對白車身數據劃分的位置設計和施工工藝 |
109 | 電至薄膜透明度改變的研發 |
110 | 整車部件熱害整體仿真分析和施工工藝研發 |
111 | 車身異響(Buzz、Squeak&Rattle)性能的系統分析和計算機輔助解決方案研究 |
112 | 車輛降噪的計算機輔助分析與降噪解決方案的研發 |
113 | 車內30-100Hz的低頻轟鳴聲(Booming)的消噪解決方案研究 |
114 | 車輛的路噪性能的分析與解決方案的研究 |
115 | 建立一套白車身性能多學科優化設計體系的研發 |
116 | 建立準確的輪胎碰撞仿真模型 |
117 | 電動車電池包進行碰撞保護研究 |
118 | 智能駕駛技術研發 |
119 | 車載智能系統的語音控制應用研發 |
120 | 汽車遙控鑰匙與智能手環結合的應用研發 |
121 | 汽車網絡安全需求的整體技術框架研發 |
122 | 涂裝車間生產過程的節能降耗研發 |
123 | 無人駕駛環境感知技術的研發 |
124 | 燃料電池轎車的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集中散熱系統研發 |
125 | 需要汽車主動安全相關系統的成熟技術 |
126 | 高精度的汽車主動安全多功能系統仿真技術方法 |
127 | 高速高效一體化動力總成開發 |
128 | 混合動力車輛純電動模式全程工作的研發 |
129 | 高速高可靠性垂直升降類停車設備 |
130 | 現代有軌電車運營效果“輕軌化” |
131 | 地面公交線網布局設計提升 |
132 | 城市軌道交通精細化網絡運行提升與協同管控技術 |
133 | 模擬厭氧罐內三維多相流的模型和算法研究 |
134 | 濕垃圾/廚余垃圾分選處理機器人研制 |
135 | 有機垃圾厭氧消化在線檢測物料黏度的儀表研制 |
136 | 餐廚垃圾中混雜的無磁性金屬去除技術攻關 |
137 | 餐廚垃圾去除污水中動植物油的設備或工藝研發 |
138 | 反季節移植苗木土球的固定劑研制 |
139 | 50噸可移動式垃圾焚燒設備研制 |
140 | 爐排爐垃圾焚燒在冬季極寒氣候條件下垃圾難以發酵問題 |
141 | 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爐煙氣中CO超標問題 |
142 | 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爐尾部受熱面積灰問題 |
143 | 收集垃圾的儲轉設備及技術的攻關 |